《服務型制造示范+工業互聯網平臺疊加案例》
服務型制造示范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深度融合,已成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本文結合典型案例,拆解其融合模式與實施成效,為企業提供參考。
01 案例背景與政策支持
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及平臺遴選是工信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旨在鼓勵企業從生產型制造向“制造+服務”轉型。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核心支撐,通過數據驅動服務創新,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多地政策明確對兩類項目給予疊加支持,如重慶市將入選項目納入市級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儲備,擇優提供資金扶持。
02 典型案例拆解:Geega OS工業操作系統
實施主體:廣域銘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重慶市服務型制造平臺入選者)。
平臺架構:
技術底座:工業多模態大模型為“智能大腦”,實現知識沉淀與決策賦能。
數據閉環:向下接入工業設備,采集全生產要素數據;向上支撐研發設計、生產管理等20余類應用場景。
安全體系:四層縱深防護,涵蓋邊緣層設備認證、云原生安全及數據血緣追蹤。
服務模式:
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智能交互平臺“Geega Ask”,實現設備異常自動歸因與運維效率提升40%。
供應鏈協同:擊穿信息孤島,訂單交付周期壓縮32%,新工廠投產速度提升50%。
遠程監控與預測:數字孿生運維覆蓋2000+類設備,故障預測準確率達92%。
成效數據:
覆蓋汽車、電池、電子等數百家企業,助力企業平均降低質量損失成本13%。
某車企借助平臺30天極速上線20多種定制應用,實現產能躍升。
03 疊加價值與復制經驗
1. 政策與資金雙重增益
工業互聯網平臺可申報省級/市級示范,同時服務型制造平臺可爭取市級資金支持(如重慶市對入選項目提供專項資金儲備)。
部分地區對兩類資質認定提供疊加獎勵(如泉州市對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和工業設計中心均給予20萬元獎勵)。
2. 業務轉型核心路徑
數據貫通驅動服務化:通過平臺整合研發、生產、供應鏈數據,延伸至遠程運維、個性化定制等高附加值服務。
生態協同擴大覆蓋:聯合800+生態伙伴,在40城布局服務網絡,輸出行業解決方案。
3. 可復制經驗
技術融合: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座,嵌入AI大模型與數字孿生技術,提升服務響應速度。
申報策略:同步規劃服務型制造示范與工業互聯網平臺申報材料,突出平臺對服務收入的貢獻(如定制化服務、供應鏈管理收入)。
結語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服務型制造落地的核心載體。企業需以數據驅動服務創新,整合平臺資源與政策支持,實現從設備提供商向“制造+服務”解決方案商的轉型。符合條件的企業可重點關注2025年省級、國家級示范項目申報窗口,爭取資金與資質雙重認證。各地項目政策(尤其是獎勵額度、申報條件)可能每年動態調整優化。務必與所在地工信部門保持溝通,或委托我們廣州粵天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專業服務機構持續跟蹤最新政策動向,確保不錯過任何利好窗口期。
添加下方微信 可進項目申報交流群
電話號:19927486336(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