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領航企業上市輔導:北交所直聯審核案例》
北交所直聯審核監管機制(以下簡稱“直聯機制”)自2022年12月推出以來,已成為優質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快車道”。截至2025年2月,已有61家企業通過該機制在新三板掛牌并同步啟動北交所上市計劃,其中20家已獲北交所受理,2家成功上市,1家已過會。本文結合政策背景與典型案例,深度解碼直聯機制的紅利與審核邏輯。
一、政策紅利:效率與服務的雙重升級
直聯機制通過內部流程再造,聯動“掛牌審核—日常監管—上市審核”全環節,實現優質企業掛牌滿一年后1-2個月內完成北交所上市(即“12+1”“12+2”模式)。與傳統路徑相比,此舉可為企業節約約半年時間。
核心優勢:
審核效率顯著提升:掛牌審核環節最快1日內受理、2日內反饋(如瑞能半導體、萬達軸承案例)4;上市審核階段問詢輪次精簡,掛牌階段已核實事項原則上不再重復問詢。
服務深度增強:實行“專班跟進、一企一策”,提供預溝通機制,提前解決潛在問題。
融資周期縮短:企業可更快獲得資本市場支持,加速技術創新與業務拓展。
二、審核邏輯:標準與門檻的精準把控
直聯機制并非“綠色通道”,而是通過更高效的審核流程服務符合標準的企業。其適用條件嚴格:
1. 財務門檻:
需滿足北交所四套財務標準之一(如凈利潤、營業收入、研發投入等指標)。據統計,61家直聯企業2023年平均營收6.85億元,平均凈利潤7663.86萬元;其中67.21%的企業凈利潤超5000萬元,15家企業凈利潤超1億元。
2. 行業導向:
優先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例如:
萬達軸承(首批直聯上市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叉車軸承市占率國內第一;
瑞能半導體:功率半導體器件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3. 合規性與中介要求:
企業報告期內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
需與中介機構簽訂上市服務協議,且掛牌后18個月內提交上市申請;
中介團隊須穩定,保薦代表人需具備2家以上IPO項目經驗。
三、典型案例:萬達軸承的“快車道”實踐
作為直聯機制首家上市企業,萬達軸承的路徑具有標桿意義:
2023年1月12日:掛牌新三板;
2023年11月6日:北交所上市申請獲受理;
2024年1月19日:通過上市委審議(從受理至過會僅2個月);
2024年5月30日:成功上市。
該公司憑借清晰的業務定位(叉車軸承龍頭)和穩定的財務表現(2023年扣非凈利潤4704.31萬元),在直聯機制下快速完成審核流程。
四、申報建議:企業如何借勢直聯機制?
提前規劃:企業在申報新三板掛牌前即應啟動上市籌備,確保財務、合規性達到上市標準。
中介選擇:聘請經驗豐富的券商、律師及會計師團隊,確保團隊穩定且熟悉直聯流程。
材料協同:掛牌階段即按上市要求準備文件,減少后續重復工作。
政策跟蹤:密切關注北交所最新審核動態(如行業導向調整、財務標準優化等)。
結語
北交所直聯機制為優質企業提供了高效、透明的上市路徑,但其核心仍在于企業自身的硬實力——優異的盈利能力、清晰的戰略定位和規范的運營管理。符合條件的企業應積極把握政策機遇,借助專業中介力量,加速登陸資本市場。各地項目政策(尤其是獎勵額度、申報條件)可能每年動態調整優化。務必與所在地工信部門保持溝通,或委托我們廣州粵天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專業服務機構持續跟蹤最新政策動向,確保不錯過任何利好窗口期。
添加下方微信 可進項目申報交流群
電話號:19927486336(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