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政策
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政策是圍繞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以下是對該政策主要內容的歸納:
一、政策背景與目標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工作部署,廣東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累計培育超2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20000家左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這些企業在創新能力、數字化轉型、綠色化發展、質量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
二、主要政策內容
強化梯度培育機制
積極推動小微工業企業上規模規范發展,加大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培育力度。
健全逐級后備、逐級遞進的梯度培育機制,實施“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
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鼓勵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參與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版次軟件、首批次材料目錄評選。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申報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創新平臺。
鼓勵科研院所、高校與專精特新企業開展訂單式研發,促進技術創新成果快速轉移轉化。
促進數字化轉型
聚焦細分行業專精特新企業整體升級,創新實施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
支持行業龍頭企業或行業第三方工業服務平臺型企業牽頭,研發推廣行業技術集成系統解決方案。
發布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經驗和案例,鼓勵各地制定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支持政策。
促進綠色化發展
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申報國家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實施工業節能診斷服務行動,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節能診斷及改造服務。
加強質量標準和品牌建設
針對專精特新企業開展質量技術幫扶活動,提高其產品性能、穩定性及質量一致性。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爭創中國質量獎、全國工業大獎、全國質量標桿等。
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積極參加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產品或服務標準活動。
暢通資金融通渠道
鼓勵金融機構打造專精特新企業供應鏈金融、數字化轉型等專屬產品。
將專精特新企業納入省級財政安排給各地的信貸風險補償資金重點支持范圍。
深化與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合作,加強專精特新企業上市融資指導。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省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資金獎勵,優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貼息獎補政策。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申報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將其納入省級企業技術改造等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范圍。
強化人才支撐
將引才成效納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中給予重點支持。
支持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自主開展職稱評審和職業技能評定。
支持普通本科高校、職業院校與專精特新企業協同推進產教融合,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和學徒制培養。
三、實施細則與認定標準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廣東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服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參評優質中小企業應在廣東省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企業未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提供的產品(服務)不屬于國家禁止、限制或淘汰類,同時近三年未發生重大及以上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稅等違法違規行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認定標準包括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研發費用投入、營業收入、獲得科技獎勵或新增股權融資總額等方面,并需滿足專、精、特、新、鏈、品六個方面指標。
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政策是一項全面而系統的政策體系,旨在通過強化梯度培育、提升創新能力、促進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發展、加強質量標準和品牌建設、暢通資金融通渠道、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和強化人才支撐等措施,推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積極貢獻。
廣州粵天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權威科技咨詢機構,專注科技項目申報13年。精英團隊,提供全方位科技創新咨詢服務助力企業成功申請上億元政府補助。項目服務: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項目(國家、省、市級)、制造業單項冠軍項目(國家、省級)、新四板掛牌上市、技術改造設備補貼、孵化器(眾創空間)認定、工程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知識產權服務、ISO認證、融資貸款貼息、重點領域計劃、科技成果產業化等政府補貼服務。免費咨詢熱線:19927486336,更多項目請點擊了解:高新企業代辦 專精特新認定補貼 知識產權申請代理 廣州粵天企業管理